港大學生會主席張敬生人身保護令申請遭高院駁回,繼續服刑

在香港高等法院近日的聽審中,港大學生會評議會的前主席張敬生的人身保護令申請被正式駁回,這一決定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張敬生因為在2021年支持一項悼念行動,該行動針對的是刺警疑兇梁健輝而受到法律制裁,並被判處兩年有期徒刑。隨著他的保護令申請的失敗,張敬生將繼續在監獄中服刑,這也意味著他將無法享有任何提前獲釋的機會。

根據法庭的裁決,本案由國安法指定法官審理,這顯示出案件的敏感性和政治背景。法官在聽取了各方陳詞後,強調國安委的決定對法庭具有約束力,並指張敬生的申請並未能證明他獲得減刑不會影響國家安全。因此,法官最終裁定張敬生的申請不成立,並要求其繼續服刑。

張敬生當初在學生會評議會中,因發起並支持有關刺警案的議案,遭到法律制裁。此舉被視為煽惑他人有意圖傷人的行為,且最終被控煽惑蓄意傷人罪。這一事件不僅在法律層面引發了爭議,更在社會輿論中引起了激烈的討論,對於年輕一代的政治參與和社會運動也提出了重要的思考。

在此之前,張敬生透過法律途徑希望能夠獲得人身保護,然而在法律的重重壁壘下,這一願望未能實現。除了張敬生,據悉參與該議案的其他學生也面臨相似的法律挑戰,這進一步反映出當前香港社會中青年對於政治活動的高風險性。

隨著案件的發展,社會各界對於國安法的適用及其對言論自由的影響表達了不同的看法。有觀察人士指出,這一事件可能成為未來香港青年運動的轉折點,因為它揭示了在法律框架下,年輕人對於政治發聲的艱難。

對於張敬生及其支持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艱難的時期。他們面臨的不僅是法律的制裁,還有社會對於他們行為的評價。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平衡政治表達與法律限制,將成為他們需要思考的重大課題。

Scroll to Top